“创意产业”的定义
创造、人文、艺术本身是审美的,非功利性的;而产业、经济的天性是商业的,逐利的。创意产业是后工业时代出现的,它要通过“创意”来漂白“产业”,消弭二者的对立,让过去直截了当的经济行为变得人性化,通过个人的创造性,通过人文、艺术的方式,为产业增添文化的附加值。
创意产业的起源及发展:
创意产业最先出现于发达国家。创意产业对发达国家而言,经过了很长的工业化阶段,有着很好的工业基础,在材料、能源、制造和各种技术方面,都有着很强的优势,这些其实是发展创意产业的有利条件。过去在工业时代,它的价值观是效率、是标准化,是直接的利益原则。这些随着工业化的逐步实现,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。进入后工业时代,创意产业的概念出现了,它的价值观是异质性、差异化和个人性。
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:
创意产业的概念天下传播,人们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捷径,既然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国际潮流,这么高的附加值,又节能环保,我们多多地拿过来大力推广不就行了吗?
事情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。不管人们如何推崇创意产业,到最后,它仍然还是要落脚在产品的“经济价值”上,既然讲经济价值,当然少不了竞争,拿什么竞争?只能是创造力、想象力、文化实力、审美的鉴赏力、艺术的品位和修养……如果说,过去的商业竞争是血淋淋、赤裸裸的利益之争,那么创意产业让商业竞争变成了文化的竞争。
让文化成为商业竞争的手段,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它需要长期的积淀;在这个意义上,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,我们的确能看到了它的进步,因为它毕竟改变了方式,它开始照顾人的需求,考虑人的感受,更直白地说,它让产业穿上了漂亮的文化和艺术的衣裳,这也正如有西方学者所说的,创意产业潮流的出现,发生了从“工业化制造”向“艺术化创造”的转变。
不过,不管创意产业穿了多么漂亮的衣服,它仍然是“产业”、仍然是“经济”,在本质上,它不过是文化的经济化,经济的文化化。
号称“全球创意三巨头”之一的英国学者查尔斯?兰德利曾经到深圳四方沙龙演讲,在提问环节,有听众发问:如果全球城市都以成为创意城市为目标,那实体经济谁来干,人们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谁来满足?
兰德利并没有给出一个特别明确的回答。由此,我们不妨认为,关于创意产业的话题,恐怕不能囫囵吞枣,得嚼一嚼再咽下去。“创意”是个好东西,但是当“创意”遇到“产业”的时候,应该从长计议。
本文采集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信息网。发布www.szfcy.cn
|